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
作者: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陳前恒
自2010年起,筆者與團隊在全國農村開展了一系列調研,同時對農村居民幸福感進行了調查。調查中問及農村居民的一個問題是:您去年的日子總體上過得滿意嗎?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,10分表示非常滿意。經過近十年對6000多名生活在不同地區的農村居民的調查,所有受訪者的滿意程度平均值從2011年的6.33提升到2019年的7.8左右。從數據來看,農村居民的幸福感日益提高。究其原因,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:物質生活的改善、人居環境的優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。
物質生活改善是農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基礎
筆者在約10年前進行的農村調查中,了解到許多農村居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,但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比較缺乏。近年來,大量的支農惠農強農政策使得農村居民的收入不斷提高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422元,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21元,增長了40.2%。收入增長推動了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轉型,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越來越小。2019年,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0.0%,實現了連續8年下降,表明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,從追求“吃得飽”轉向追求“吃得好”,從追求“吃飽肚子”轉向追求“過好日子”。
甘肅省渭源縣紅峴村是一個干旱貧瘠的國家級建檔立卡貧困村。自筆者在2005年第一次踏入這個村莊以來,見證了這個村莊在國家大力開展扶貧工作的背景下發生的巨大變化。自2010年起,由當地水務局主導的引水入戶項目讓各家各戶連上了自來水管道,喝上了安全的飲用水。雖然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,但由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,村民們用水仍然受到了很多限制。此后,當地政府逐步擴展項目規模,對相關設施進行完善,到2018年,村民們的吃水用水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。在2014年和2016年,政府部門注資對紅峴村的道路進行了硬化,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,也降低了村民建材運入、農產品運出時的運輸成本。同時,村里的供電問題和網絡問題也逐步解決。2010年和2013年,電力公司先后對村內電網升級改造;2016年,2G、3G和4G信號覆蓋全村,寬帶接入村里,使得當年只有三部電話的村莊與外部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多,上網也變得很方便,現在很多村民通過互聯網做起了買賣。方方面面的變化讓紅峴村村民的獲得感得到了巨大提升。
人居環境優化增強了農村居民幸福感
10多年的農村調查中,研究團隊成員們經常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。一方面,便于拉近和村民的關系,獲得更真實客觀的信息;另一方面可以體驗不同的鄉村文化。研究團隊發現,過去很多農村居民使用的是旱廁,容易滋生蚊蠅,導致細菌病毒傳播,影響居民們的身體健康。近年來,國家大力推動鄉村生態振興,推進農村“廁所革命”,完善農村生活設施。2019年,中央財政投入70億元資金用于農村“廁所革命”整村推進財政獎補,中央預算內投資30億元支持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。農村衛生環境因此得到改變,也帶動了村民們健康意識的提高。
幾年前,筆者在村子里經常看到各種垃圾到處堆積,無人處理,村民們缺乏垃圾分類和回收處理的意識。如今,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建立起了“戶分類、村收集、鄉(鎮)轉運、縣處理”的垃圾處理體系,比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垃圾無人管的問題。一些貧困地區還設置了與垃圾處理相關的公益性崗位,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業,幫助他們增收脫貧。此外,河道、水塘清理整治和雨污分離的污水排放治理工作也正在鄉村推進展開。農村人居環境變得越來越美麗、越來越宜居,農村居民的幸福感也隨之不斷提升。
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感的新源泉
對幸福感決定因素的研究表明,當收入超過一定門檻后,依靠收入增加來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將越來越小。隨著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加,精神文明建設對農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越來越重要。
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正變得越來越豐富。近年來,幾乎所有的村莊都建起了圖書室。在勞作耕種之余,農村居民通過閱覽圖書,開拓了視野,學習了新的知識,不僅更有助于自身的提升,也對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。此外,越來越多的村莊建起了戲臺,由各部門銜接配合為村民們引進的高質量、高水平的文藝演出,不僅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生動的形式展現,深入人心,也培育了農村居民們的文化欣賞水平。
在城市里隨處可見的“廣場舞”之風,如今也吹進了農村居民們的生活里。研究團隊對全國500多個村莊的調查發現,幾乎所有的村莊里都有人在跳廣場舞。只要天氣適宜,每個村莊至少有20-30個村民準時到村民活動中心廣場跳起“廣場舞”。跳起來,不僅跳出了健康,帶來了愉悅,也減少了村民之間的矛盾。村民們的精神面貌因此發生了變化,村莊也因精神文明建設變得更加和諧。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正是著眼于讓農村居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越來越強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,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按照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總要求,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,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。筆者堅信,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,農村居民的幸福感仍將節節高升。